回到7月底,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布了一个“最后通牒”,若俄乌未能达成协议,将实施100%关税全国十大正规配资,甚至对相关国家的能源贸易施加制裁。普京对此冷冷回应,显然不买账。而就在此时,俄军在前线的攻势越来越猛,特别是在东部城市红军城,乌克兰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第155旅的崩溃让乌克兰面临“弃城”的危机,也暴露出乌军后方的动荡不安。
文尼察市的反征兵抗议,无疑是这场危机的缩影。当当地征兵办公室强行征召年轻男性入伍时,愤怒的民众发起抵抗,甚至用暴力手段抗击警察。这不仅是对征兵政策的不满,更是对战争不满的集中释放。这样的内外交困使得泽连斯基不得不重新考量与俄罗斯的谈判可能性,其态度也随之软化,与几个月前的坚决拒绝形成鲜明对比。
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在8月1日发表声明,表示乌方愿意在2025年前结束战争,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对中印实施“严厉制裁”,声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此话一出,立刻引发广泛争议。因为很明显,欧盟也是俄罗斯能源的重要买家,按瑟比加的逻辑,难道应该先制裁那些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国家?
乌克兰极力将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似乎在试图将自己的失败与他国挂钩,以此转移自身的责任。这样的做法不仅缺乏说服力,还暴露出其内心的焦虑:一方面希望通过“道义绑架”得到美国的关注和援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战场上的劣势。
泽连斯基此举,无疑是一种“政治秀”。随着美国及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逐渐减弱,泽连斯基抓住中印不放,力求换取更多支持。但他或许没有考虑清楚的是,中国并不是可以轻易“甩锅”的对象。在外交上,中国一向主张和平解决争端,自冲突开始以来多次呼吁停火。更何况,指责中国在国际舆论上并不会真正帮助乌克兰走出困境,反而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对抗。
如今,处于内外交困中的乌克兰,已被推向了绝境。前线失利、后方动乱,加之美国的支持不断减弱,泽连斯基所面临的不仅是军事压力,更多的是来自民众的信任危机。将矛头指向中国,看似是赌上一把,但实际上无异于缘木求鱼。此时此刻,泽连斯基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赢得战争,而是如何能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去。
特朗普虽然口口声声豪言,但当真正面临选择时,他也知道,一旦对中国启动制裁,不仅可能引发经济反弹,更可能在选票上收到负面影响。因此在这种两难境地中,美国的态度也显得摇摆不定。
随着战争进入僵局,泽连斯基显然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期望通过外交手段寻求突破。然而,如今的乌克兰如果继续以错误的策略进行自我救赎,最终只会越陷越深。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更需要的是理智的合作与解脱,而不是无休止的对抗和指责。
在这场大戏中全国十大正规配资,真正的看点不仅在于基辅,更在于北京、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博弈。显然,乌克兰的未来已经不再单纯是它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国际秩序的缩影。
景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